1、我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没有像孔子与他的弟子做到,比如,不守信用,性格软弱,说脏话,不懂礼貌等。可是,读了论语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领悟到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不会那么不懂事了。
2、《论语》讲的肯定能使我们有所收获,《论语》让我感到了几千年前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朋友,多读一些好书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是的,心动不如行动,大家快点看看吧!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如果多年不改变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于《论语子罕篇》。
5、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老;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总是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最难。遇到事情时,子女为父母效劳;有好吃的,让父母享用,仅仅这样就算是孝顺了吗?其实还不够。)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强调从他人身上学习,并选择优点来追随,对不足之处加以改正。感想:我们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从别人的优点中吸取经验,并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
7、这短短的一则语录让我联想到了我身边的人,他们凭借着自我的才能和毅力。努力学习,温习,最终成为一个才华出众的人。我们不也这样吗?如果我们被忧心烦恼甚至怨恨蒙蔽了双眼,那么势必会影响自我的工作和学习。否忠诚,守信及温习了。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
8、再如:“朝,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誾誾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意思是说,孔子上朝的时候,与下大夫说话,侃侃而谈,从容不迫;与上大夫说话,态度和悦;君子在场时,说话局促不安。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和不同等级的人说话态度明显不同,他的做法与当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是不相符的,充分说明孔子所处时代是一个等级分明的时代。
9、《论语》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其中包含了许多深入人心的名句。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论语》名句以及它们所引发的感想:
10、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年轻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尊敬兄长,行为谨慎,说话守信,博爱众人,亲近仁者。做到这些之后,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更多的知识)
11、孔子在河岸上看着浩浩荡荡、汹涌向前的河水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
12、《论语》是我国儒家思想的前年经典绝学,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做的记录;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没有问题,只是记录孔子的一些言论。因此,《论语》中记载的言论涉及方方面面,充分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很多思想至今对我们的言行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13、我在书中认识了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求看看自我是否忠诚,守信及温习了。对自我有严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
1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要尽心尽力,为君主做事要奉献自身,与朋友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的人,虽然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1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去远方求学或工作,如果必需要去,一定要告诉父母去的具体地方)
16、因此,在读《论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通过认真领悟和感悟其中含义,提高人生智慧和修养,为自己和他人创造更美好的人生和社会。
17、然而,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论语》,除了那些我们都很熟悉的千古名句之外,我们还会找到一些能够反映时代背景的语句。
1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对自己的心去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也就是遇事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我想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样”。一个人生命中有自信、有从容,有一种宽和,多体会他人的不容易,就可以做得到仁者爱人。可见,读透了论语,就感悟了人生。如果感悟人生,找到内心的安宁,快乐就会常伴我们左右。
19、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伺候父母,对他们的过错要稍加规劝,如果自己的规劝没有被听从,仍要尊敬他们,不加违抗,担忧他们但不怨恨他们)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示持续学习和不断实践的重要性。感想:学习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才能获得满足和快乐。
21、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今说的孝,只是能够养活父母。说到狗、马,也都能饲养;如果对父母没有尊敬,和养动物有什么区别呢?
22、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从小事做起,小事成就大事业。工作意味着责任,岗位意味着任务,只要我们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干好每一项工作;培养健康快乐的生活情趣,平凡中体现不平凡,我想我们就是最优秀
23、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以他们的高寿,自己长大了而高兴,一方面因为他们年事已高需要人照顾而忧惧)
24、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多年不改变忘记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尽孝了)
25、例如:“自行束脩以上,我未尝无诲焉。”它的意思是:学生主动带一束肉干来见我,我是不会不教他的。我认为,当今社会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这些都不需要物质来衡量的,而在孔子生活的那个年代,学生要送礼才可以得到老师的赐教,这足以反映出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
2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告诫人们要注重了解他人而不仅仅关注自己。感想: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他人,了解他们的需求、情感和观点,而不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和理解。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对知识的追求应该结合对实践的热爱和享受。感想:单纯追求知识并不足够,我们应该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并通过实践中的乐趣不断提升自己。
28、当然,虽然在《论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色彩,透露出封建社会的腐败气息的言论,但从整体上看,它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做人做事的原则、治家治国道理,使我们受益匪浅。因此,它仍是一本好书,孔子也毫无疑问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
29、时光如流水,在身边静静地淌过,一不留神便失去了最美好的时光。所谓青春易逝、韶华难在正是这样的道理。这句话时刻提醒着人们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尤其要珍视时光,爱惜时间。
30、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这些名句蕴含着人们追求真理、修身养性的智慧,是值得我们深入领悟和传承的。
31、例如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中,孔子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对待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知,只空想而不读书就必然会产生疑惑等等。
32、此外,从“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意思是说朋友送的礼物如果只有车马,没有祭肉,孔子也不会行拜礼)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当时的人们很重视祭祀祖先,即使别人送再多的东西,如果没有祭肉,主人也不会高兴等。
33、梦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梦懿子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不要顶撞父母,不要违抗父母的意愿)
34、《论语》一部分是对孔子的性格描写以及他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另一部分是对其他弟子的性格描写。
35、《论语》历年来被誉为一切炎黄子孙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读了《论语》后,我有所感悟。同时也油然而生出对儒家文化,对孔夫子的敬佩。
36、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这里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对真理的追求,而这个“川”是所有抽象的源头,孔子愿意为了那个心中的答案而苦苦钻研,哪怕前途坎坷,他也不舍昼夜,不愿意浪费一分一秒。
37、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父母为子女的疾病担忧,子女少生病也算是孝了)
38、从中我们可以深切感悟到,只有不断地学习和Practice,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只有坚守正义和真理,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人;只有关注他人的情感和利益,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9、以上只是《论语》中的一小部分名句,每个人在阅读和思考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论语》的教诲包含了诸多处世和修身的智慧,对于提升个人道德品质和人际关系具有深远的影响。
40、论语是我国经典的传承论语当中富含有很多的哲学故事,孔子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向我们讲解了很多的道理,比如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句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想想生活当中三人行的情况是经常出现的,可是我们从没有想过是否从别人的身上去学习一些自己所没有的经验。
4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让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学习和做人的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过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齐来,仅有用知识丰富自我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42、孔子之言既是对自己的感慨,也是对所有和自己一样人的忠告。
4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做人要以身作则,不要对他人做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感想:我们应该以善意和宽容对待他人,不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评判他人。
44、值得赏析和感悟因为《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名句有着深刻的内涵和哲理。
45、圣人之路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许最开始孔子并没有做圣人的打算,如果有可能他更希望在杏坛下教导自己的学生,但是生在那个时代,感于天地的历史使命让孔子愿意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