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沈从文,苗族,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出生于湘西凤凰的他,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沈从文一生为人朴厚、治学严谨,著述甚丰。
2、黔中郡遗址。位于沅陵镇黔中郡村,2019年窑头古城遗址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胜利门。位于沅陵县城北梧桐山上,这里原为辰州府址,民国时改建“中山公园”。2009年被列入全国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借母溪。位于湖南借母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横跨借母溪、明溪口两大乡镇,毗邻张家界和永顺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张吉怀”精品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和张家界南线旅游线路的重要接点,总面积32平方公里。境内层峦叠翠,古树参天,溪流纵横,鸟语花香,森林覆盖率90%,景区内可观赏植物460多种,珍稀动物108种,是中国罕见的沟谷原始次森林,华东、华南、华西地区动植物荟萃之地,湖南自然标本最集中最齐全的动植物园,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全球200个具有国际意义的生态区。享有“生态王国、物种天堂、天然氧吧、世外桃源”的美誉。景区内开发《狃子花开》实景剧、生态农业观光园、溪边树屋、农家乐、穿越沟谷原始次森林等旅游业态。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6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5、抗战时期湖南省临时省会旧址群。沅陵县城内马路巷,曾是历代府衙官员骑马出行之路。公元1902年,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辰州教案”,西方宗教强势进入,利用清赔款在马路巷建天主教、基督教教堂等中西结合的宗教群落,开展宗教活动。这条宽近3米,长不足500米狭长的古巷道,有天主教的天主堂,基督教的永生堂、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佛教的白圆寺和道教道场,五大教派同处一巷,虽教义不同,却和睦相处,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宗教文化现象,在中外宗教史上十分罕见。爆发后,1938年长沙大火,湖南临时省会迁入沅陵太常后转迁址马路巷。沅陵一度成为湖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抗日战略退守区。中国也在沅陵组建湘西工委和沅陵县委,组织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战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2011年湖南省人民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公布“辰州教案”发生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6、凤凰山。凤凰山位于县城南岸,是沅陵国家森林公园重要组成部分。因山形酷似展翅欲飞的凤凰而得名。1993年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评定为沅陵首家国家级3A旅游景区,2011年被批准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沈从文的主要作品有《龙珠》、《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等。
8、沈从文故居·芸庐。1937年期间,沈丛文从北平逃难到沅陵即在芸庐居住,沈先生的作品集《芸庐纪事》在此时完成。
9、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红二、六军团指挥部,是通道转兵策应地、红色苏区纪念馆、湘西土家古村落。位于沅陵镇白岩界村白岩界组,是民国时期沅陵地方大财主王成藩的住宅。这座有200多年历史的民居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咸丰年间,是沅陵县保存最为完好的标志性古建筑。2003年,王家大院被沅陵县人民列入县级重点保护单位。
10、黔阳古城3.五强溪工程纪念碑
11、凤凰山森林公园8.借母溪游客中心
12、沅陵古城景点包括如下:1.借母溪景区
13、龙兴讲寺5.望军廊6.少帅纪念馆
14、年12月28日出生于湖南凤凰,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1917年参加湘西靖国联军第二军游击第一支队,驻防辰州(沅陵)。1918年自家乡小学毕业后,随当地土著部队流徙于湘、川、黔边境与沅水流域一带,后正式参军。
15、扩展资料:
16、胡家溪。
17、辰州三塔。辰州三塔始建于明代,分别是沅水南岸香炉山上的凤鸣塔、四面环水的河涨洲上的龙吟塔、沅水北岸常安山上的鹿鸣塔。三塔高低错落,连成一线,直线距离8000余米左右,形成沅陵三塔一线奇观。其中龙吟塔高42米、塔座直径7.6米,七层四面八方,是我省现存最高、保存最完整的砖木结构佛塔。996年龙吟塔列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18、《边城》是他的代表作。
19、凤滩。凤滩水力发电厂始建于1970年,1979年发电。2006年凤滩电站被评定为国家3A旅游景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国首届旅游胜地品牌推广峰会授予“中国最佳旅游去处”,2016年升级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0、龙兴讲寺。龙兴讲寺位于沅陵古城西北隅的虎溪山麓,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占地28000平方米。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17年虎溪书院(致良知讲堂)被批准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1、他的作品被译成40多个国家出版,并被10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沈从文曾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是蜚声文坛的巨星。有人说:“沈从文是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
22、年,沈从文脱下军装,来到北京,他渴望上大学,可是仅受过小学教育,又没有半点经济来源,就在北京大学旁听。1934年完成的《边城》,是这类“牧歌”式的代表,也是沈从文创作的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