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要告诉君王什么道理?
道理:孟子告诉梁惠王,一个君主应该善于把自己的快乐和自己的臣民分享,这也是仁德的一个表现。只有与民众一起同甘共苦国家才能富强,才能取信于民,团结民心梁惠王就能统一天下了。
孟子梁惠王下讲述了什么样的政治理想?
孟子梁惠王下其中最终也体现出孟子一贯的民贵君轻仁政思想。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社稷次之”的仁政思想,正如其中一段写到国君以老百姓的忧愁为忧愁,老百姓也会以国君的忧愁为忧愁,以天下人的快乐为快乐,以天下人的忧愁为忧愁,这样还不能这样还不能够使天下归服,这样的情况是没有过的。只有“保民”才可以“王” 天下,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表达了孟子的什么主张?
主张仁政 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中主要是抱着古圣先贤之道,完全从济世救人的宗旨出发,希望在那个只讲霸术、争权夺利的时代中,找出一个诚心实行王道仁政,以济世为目的的领导人物,促使他齐家、治国而平天。 孟子主张的仁政是省刑罚、薄税敛,增加生产不夺农时,其中内涵值得反复品味。
孟子见梁惠王故事梗概?
孟子见梁惠王时,王室已经陷入了混乱和内部斗争中。孟子告诉王,如果他能够理解和实践道德原则,就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君主。 他还告诉王,一个好的君主应该关心他的人民,并为他们的福利而努力工作。 最终,孟子的训诫让梁惠王意识到了他的错误,并开始了一条新的道路,成为了一个更好的君主。
战国时,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问孟子说:“我对国家真是尽心尽力了,如果河内地方遇到饥荒,我把那儿的居民迁到河东去,又把河东的粮食调到河内;河东出现同样的灾情,我也照样这样做。你说有哪个国家的君主能像我这样替百姓办事呀?可我们魏国的百姓还是没有增多,邻国百姓也不见减少,这是什么道理呀!” 孟子说:“我先说个故事您听听:一次两国交战,一方的将士刚听到鼓点一响,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士卒跑得快,一口气跑了一百步远;有的士卒跑了五十步就停住了。这时候那些只跑了五十步的士卒嘲笑跑了一百步的人说:‘你们真是胆小鬼,跑得那么快!’您说他们骂得有理吗?” 梁惠王说:“跑五十步也是逃跑,干吗耻笑跑一百步的!” 孟子说:“您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魏国也不比别国强多少了。 如果您在农忙季节,春种、秋收时不去征兵、征工,那魏国的粮食就多得吃不完;如果禁止用网眼过小的渔网去湖里捕鱼,那鱼就总会生生不绝;树木砍伐假若加以限制,木材也会使用不尽。 有了这些条件,老百姓能不拥护您吗?您再下令多植桑树,多养猪狗鸡,让大家能穿上丝绵吃上鸡肉,那天下的百姓能不归附于您吗?然而现在却不是这样。 大王如果认真改革朝政,那魏国是会强盛起来的… ”梁惠王点头称是。
孟子见梁惠王的故事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梁惠王问孟子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回答说要以仁义为基础,关心民生。梁惠王不以为然,认为国家应以权力和利益为重。孟子试图通过几个比喻来解释仁义的重要性,但梁惠王仍然不理解。最后,孟子告诉梁惠王,如果他不能理解仁义的重要性,那么他不适合做国君。这个故事强调了仁义的价值和君主的责任。
孟子为了实现其抱负,经历邹、任、齐、鲁、宋、滕、梁(魏)等国,游说诸侯,于齐曾为卿数年,在梁亦被优礼。齐宣王、梁惠王等大国诸侯虽对孟子十分优待,但认为其主张不合时宜而未予采用。 梁惠王为战国时代魏国之君,因魏都在大梁(今河南开封),固称梁惠王。孟子拜见梁惠王,王问“老先生,您不辞劳苦由千里之外而来,定有什么有利于我国富国强兵之法吧?”孟子答道:“王为何开口就说到利呢?只讲仁义就可以了。……” 孟子与梁惠王问答的中心即孟子的“仁义”思想,宣扬重“义”轻“利”,呼吁“仁政”,而推行“仁政”的关键,完全在于君主个人内省“仁术”,要改进人民的物质生活,让人人“不饥不寒”,老者还要能“衣帛、食肉”,“养生丧死无憾”。如果真向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百姓能深耕细作,年轻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为人尽心竭力、待人忠诚守信,就可使国家强大。这些主张体现了孟子以实行“仁政”企求稳固当时统治、缓和社会矛盾的愿望,孟子的学说,其主导思想就是“仁义”二字。“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