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3、重点句子翻译:
4、中心思想:作者在这篇赠言里,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5、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教师态度);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书资料)。
6、-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7、以下是九年级语文《送东阳马生序》必考知识点:
8、-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
9、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
10、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师长,请教问题态度恭敬,认真听取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对老师求全责备。只有尊师重教,才能学有所成。
11、-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12、送东阳马生序表示宋濂对老师恭敬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译文: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复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此文创作背景: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浦江(浙江省浦江县)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了这篇序,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他人勤奋学习,成为朱元璋时,正在太学读书的同德才兼备的人。
13、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师资配备),
14、主旨是:叙述个人早年虚心求教和勤苦学习的经历,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并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有力地说明学业能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努力,不在天资的高下和条件的优劣,以勉励青年人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15、以下是两篇劝人读书的文言文:
16、读书有益,勤奋读书就会学有所成
17、-那位前辈道德高、声望高,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18、送东阳马生序,主要是用自己的经历说明学习需要勤奋的道理。孙权劝学告诉人们,读书总会有好处的道理
19、《送东阳马生序》一文作者用自己年少时克服种种困难刻苦学习的亲身经历勉励后辈,一个人只要有追求不畏艰辛努力学习,就会丰富自己,有所成就。
20、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
22、《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太学生读书环境之优越的诗句是: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23、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4、-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6、1.作者介绍: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27、易错点补充:
28、《孙权劝学》一文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才能不断丰富自己,是自己强大起来。
29、-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30、《送东阳马生序》——明代宋濂
31、创作背景: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宋濂告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浙江浦江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下了此篇赠序,介绍自己的求学经历和学习态度,以勉励晚辈珍惜良好的读书环境,专心治学。
32、写太学生们的优越条件的句子:
33、-我求学的勤劳和艰苦大概就是像这样。
34、《送东阳马生序》作者尊师从师的态度
35、重点词汇:假借、弗之怠、走送之、逾约、以是、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德隆望尊、稍降辞色、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负箧曳屣、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36、这两篇文章都是劝人读书的名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和宋濂自己的求学经历,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鼓励人们勤奋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修养。
37、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学习环境);
38、《孙权劝学》——北宋司马光
39、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自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为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诚实守信、尊师重教也都是值得肯定的。
40、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物质生活);
41、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这是中国旧式教育中最普通的现象,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
42、《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送给东阳的马君则的赠序,文章里叙述了自己求学的经历,以及求学的艰难,字里行间都表达了对知识的渴望,来勉励马生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