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呢”主要用于特指问、选择问以及正反问,如:
2、疑问语气词“啊”字(“呀”、“哇”、“哪”)用途较广,它既可以代替“呢”,如“他来不来呀?”;又在某些情况下代替“吗”,如“你说的话都是真的啊?”。反问语气也用“呢”、“吗”,如“我哪能不相信呢!”,“难道你还不相信吗!”。
3、通过以上步骤的引导和练习,学生可以逐渐掌握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的技巧,并能够理解反问句的特点和用法。
4、“这样做好不好呢?”
5、用于疑问句。
6、练习操练: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然后进行检查和讨论。初始阶段可以提供简单的句子,随着学生的能力提高,可以逐渐增加难度。
7、(一)现代汉语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语气词有六个:的、了、吧、吗、呢、啊,它们的用法比较复杂。
8、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改成双重否定句为:他不得不很快的打消了这种念头。
9、创作实践:给学生一些创作任务,让他们编写自己的陈述句和相应的反问句。可以是关于日常生活、家庭、学校等主题的简单句子。
10、“吗”和“呢”
11、(二)当然语气词与句子的语气类型之间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同样的语气可以选用不同的语气词;同一个语气词,也可以用表达不同的语气。如:同样使用语气词“呢”,一个表达疑问,一个表达陈述。
12、常用于感叹句和祈使句末。如“多香的茶啊!”/“快走啊!”用在疑问句末,“啊”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如“这么晚了,你还要出去啊?”
13、揣测语气用语气词“吧”字,如“今天不会下雨吧”。
14、“吗”主要用于是非问句,要求听话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如“是这样写的吗?”/“小王吗?”/“你去吗?”
15、所谓的双重否定句就是一个句子里面包含有两个否定词,比如“不”“没有”“无”“非”等。作用是加强语气。
16、温故知新:回顾学生已经学过的陈述句和反问句的概念,确保学生对两者的区别有基本的理解。
17、他不得不快速地打消了这种念头。
18、写出关键词:请学生将陈述句中的关键词提取出来,例如:"你家有一只小狗。"中的关键词为"你家"和"小狗"。
19、答辩语气用语气词“嘛”字,如“有意见就提嘛!”
20、“你不去上海了?你不去上海?”
21、说服语气用语气词"啊"字(有变音“呀”、“哇”、“哪”等),如“我实在没有法子啊!”、“他的话说得对呀!”、“他唱得真好哇!”、“这件事不好办哪!”。
22、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
23、用“的”加强了对事实的追问的语气,用“了”表示出现了新情况,即预设“你原来是想去的”,用“吧”带有推测的意味,用“吗”带有要求对方确认的意味,用“呢”带有深究的意味,“啊”则带有舒缓的语气。
24、“你去不去啊?你去不去?”
25、现代汉语的语气词放在一句的末尾,它们所表示的语气可以分为确定语气、揣测语气、假设语气、商量语气、说服语气、当然语气、答辩语气、夸张语气、疑问语气、反问语气等。
26、夸张语气用语气词“呢”字,如“这种事情多着呢!”。
27、“他去了哪里呢?”
28、确定语气用语气词“啦”字,如“他要走啦”。
29、在句末一般添加疑问助词,如呢、吗等,句号改为问号,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在不影响原句意思的情况下,适当做些调整,但不能改动太大。
30、“选考物理化学还是选考历史地理呢?”
31、构建反问句:根据关键词,引导学生通过改变语序或加入疑问词来构建反问句。例如,可以构建出:"你家没有一只小狗吗?"或者"你家有多少只小狗?"。
32、二、语气词和使用特点
33、一、语气词和表达的语气
34、“校长怎么解释这件事的?校长怎么解释这件事?”
35、“有”改成“不可能没有”
36、假设语气也用语气词“吧”字,如“去吧,没有时间,不去吧,问题不能解决”。
37、将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如有“不”去“不”,无“不”加“不”等;
38、疑问语气用语气词“呢”、“吗”或“啊”(“呀”、“哇”、“哪”),这3个词的用法又各不相同。
39、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词。
40、分析示例: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陈述句示例,例如:"你家有一只小狗。",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其改为反问句。
41、“这本书是小王的吧?这本书是小王的?”
42、肯定句改成否定句的方法就是把肯定的成分改成否定成分。
43、“无”改成“没有……不”
44、如:雷锋叔叔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改反问句时,将肯定词“是”改为否定词“不是”,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这样,改成的反问句是:难道雷锋叔叔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
45、“老王呢?”
46、“他在等你呢。”
47、“呢”字用于交替问,如“他来不来呢?”,又用于句中已有疑问词的句尾,如“他什么时候才来呢?”又用于不完全句,如“我来了,他呢?”。
48、“你也想去吗?你也想去?”
49、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陈述句和反问句,陈述句就是简单的说清楚“这是什么”,如果想加深印象就可以用反问句的形式强调难道“这不是什么吗?”
50、又如:我们不能浪费时间。在改反问句时,将否定词“不能”改为肯定词“能”,再在“能”前加上“怎么”,句尾加上“呢”,句号改为问号。改成的反问句是:我们怎么能浪费时间呢?
51、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52、“你的自行车呢?”
53、“吗”字用于句中没有疑问词的句尾,如“你同意吗?”。
54、“他是谁呢?”
55、在句中添加适当的反问语气词,如怎、怎么、难道、何尝等;
56、(三)都是疑问句,用不用语气词,问句所表达的疑问语气有区别。比较以下两组:
57、商量语气也用语气词“吧”字,如“咱们走吧”。
58、主要用于陈述语气,表示情况本来如此,用以加强对事实的确定。如“这件事,他以前跟领导说过的。”
59、比如“是”改成“不可能不是”
60、当然语气用语气词“呗”字,如“不懂,我们就好好学呗!”
61、重在表达新情况的出现,强调当前相关性。如“那封信,已经交给他了。”/“我已经问过他了。”
62、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
63、用于表示揣测或商量,说话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太肯定,句中常有“大概、可能、也许”等词语。如“他也许不会同意吧。”
64、陈述句改反问句方法:
65、呢、吗、啊:
66、“这怎么行呢?这怎么行?”
67、教小学三年级学生如何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68、探究差异:引导学生思考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含义和语气上的差异。讨论一些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反问句的使用是为了向对方提问、肯定或否定一种陈述的方式。
69、他不是没有很快打消了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