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都的秋》第十段记叙故都的秋景,赞扬北国之秋。
2、故都的秋》蕴含深沉的故都之恋、故国之爱,唤起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热爱。中国现代著名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将悲秋与颂秋结合起来,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这情是故乡情、爱国情,这落寞之秋是作者当时心境的写照,是对国运衰微的喟叹。
3、第五幅是秋日胜果,举例秋枣、柿子、葡萄等,整篇文章贯穿着清、静、悲凉的特点。
4、《故都的秋》1-2段用对比手法写出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指出北国之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指出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
5、3-12段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具体分为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景,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秋院:破屋、碧空、鸽子、槐树、和秋草“清”槐树落蕊而知秋“静”乡国有异,悲秋之感却同。
6、《故都的秋》排比句欣赏
7、故都的秋的第一幅是秋鸽哨声,这幅的特点是视觉听觉的结合。
8、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9、《故都的秋》是我国著名散文家、革命烈士郁达夫的作品。全篇文章中多处出现这个“秋”字,描写了他从杭州去往北平途中看到的秋天的景物。既写出了故都的凄凉、悲切,突出作者心情郁闷;也写出了新地秋天的葱郁,灿烂;表现作者向往新生活的思想。
10、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11、第四幅秋蝉鸣唱,特点是悲凉。
12、13,14段用对比的手法再次总结写出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13、第三幅是秋雨秋声,特点是听觉为主,心里感受为辅。
14、第二幅是秋槐落蕊,视觉和触觉的结合。
15、前两段写出了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南国之秋的特点:慢、润、淡。
16、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该文。《故都的秋》全文1500多字,运用了42个秋字来润色北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也处处渗透着郁达夫消极与积极情绪在纠结与斗争的痕迹。
17、联系当时国家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作者为了保住祖国美好的东西,“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不仅抒发了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也表现出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18、《故都的秋》语句赏析“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赏析】以名花和美酒喻“秋”不过是大自然一种季节更替。秋是开放在原野的野花,花的色香味展示无遗;秋是北方白干,烈辣十足。要想饱尝这野花白酒似的秋,必须处于一种“全开全醉”的状态,这样才能领略真正的秋。
19、《故都的秋》中描写北国之秋的五个景物分别是秋天的早晨,秋天的槐树,秋天的蚕,秋天的雨,秋天的水果。郁达夫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对于北京秋天的各种景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尤其是对北京的秋雨进行了形象的比喻。用了各种颜色。
20、故都的秋写了“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蝉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五幅秋景。
21、故都的“秋”,其实是郁达夫的“秋”,是表现了他主观感情、审美取向、文学气质和人生态度的“秋”。本文的悲凉美感,跟传统的悲秋情结有关,跟作者的身世性格有关,跟作品的创作背景也有关。
22、《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
23、《故都的秋》是中国现代著名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郁达夫于1934年8月创作的散文。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4月12日直至1949年国民败退为止的这段时间被称为白色恐怖时期。郁达夫为躲避国民的恐怖威胁,1933年4月,他由上海迁居到杭州。
24、用对比的手法再次总结写出南国之秋,色味不如北国之秋浓。
25、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26、最后两段南国的秋味比不上北国的秋味直抒对北国之秋的无比眷恋之情,都用了对比手法。
27、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