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3、)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魏征
4、)慷慨丈夫志,可以耀锋?——孟郊
5、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6、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8、诗经中励志的句子:
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11、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12、)祖国的尊严高于一切,人民的利益重于一切,为了祖国和人民,我们愿意献出一切。——刘成乾烈士
13、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14、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1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6、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7、陟彼岵兮,瞻望父兮。《诗经·陟岵》 基本简介: 《诗经》是产生在2500余年以前,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6首只存篇名而无诗文的“笙诗”,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作者佚名,成书约在春秋时期。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18、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1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21、本人从小喜欢读《论语》,对它比较熟悉,书中有很多孔子为人处事,学习工作的经验之谈,充满了大智慧。书中励志的句子很多,比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等等不胜枚举。
22、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励志故事在《史记》中有所记载。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关于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外出讲学时遭遇风暴,被一位老渔翁领进山洞避雨。尽管环境艰苦,孔子依然坚持教授知识,展现出他对教育的执着和对学生的关心。
23、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2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淇奥》
25、)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志士头颅为落,好汉身躯为群裂。——周文雍
26、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27、小不忍,则乱大谋.
28、据说孔子读书时十分勤奋用功,花了很长时间,把《易》通读了一遍。了解了大致内容后,又接着读第二遍。掌握了其中的基本要点后,又继续读第三遍,如此反复,直到对书中的精神、实质有了自己独特的体悟和理解。为了给弟子讲解书中精髓,他一直没有放弃继续深入研究这部书,不知翻阅了多少遍。如此这样读来读去,把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多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牛皮带子再使用。
29、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柏舟》
30、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3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2、尽管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会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易》的精髓我会把握得更加透彻。”孔子的这种读书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当下的年轻人学习,读书、做学问一定要沉下心来,多花时间,才能出成效,而决不能急功近利,浅尝辄止。
33、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3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35、根据《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用竹子做材料制造的,古人把竹子削成一根根细长的竹片,称为竹简,然后用火烘干后在“简”上面写字。竹简的长度和宽度都很有限,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一般是八九个到几十个字不等。所以,一部书通常要用很多竹简,而且这些竹简都必须用牢固的绳子编联起来才能阅读。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37、《史记》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孔子勤奋读书的励志故事,叫做“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本义是说孔子读《易》的次数太多,竟把编联简策的编绳翻断了很多次。
38、君子忧道不忧贫。
39、另一个值得一提的故事是,孔子得知他的学生龚经书被鲁国国王下令到周朝的首都洛阳拜访皇帝后,他认为这是向周代藏族史总督老子请教“礼制”知识的好机会。于是,在赵鲁公爵的同意下,他和龚经书一起去了洛阳。到达京都的第二天,孔子步行到寿藏寺去拜访老子。老子见到孔子后,详细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个故事展示了孔子不断学习和追求知识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