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唯美句子 > 《诗经》中表示“悲伤绝望”的句子有哪些汇总45句

《诗经》中表示“悲伤绝望”的句子有哪些汇总45句

时间:2024-09-02 12:37:56

1、由此看来,不妨把《蒹葭》的诗意理解为一种象征,把“在水一方”看作是表达社会人生中一切可望难即情境的一个艺术范型。这里的“伊人”,可以是贤才、友人、情人,可以是功业、理想、前途,甚至可以是福地、圣境、仙界;这里的“河水”,可以是高山、深堑,可以是宗法、礼教,也可以是现实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其他任何障碍。只要有追求、有阻隔、有失落,就都是它的再现和表现天地。如此说来,古人把蒹葭解为劝人遵循周礼、招贤、怀人,今人把它视情诗,乃至有人把它看作是上古之人的水神祭祖仪式,恐怕都有一定道理,似不宜固执其一而否决其他,因为它们都包蕴在“在水一方”的象征意义之中。

2、《郑风·风雨》就是一首即景抒情,写得既幽情深婉,又大胆泼辣的好诗。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它“善于言情,又善于即景以抒怀,故为千古绝调也。”不过他认为这是一首怀友诗,而不是情歌。对此,我们的这篇赏析性的短文姑且不辩。但他对这首诗艺术成就的肯定,却是很有见地的。

3、回环往复:全诗三章,意思相近,回环往复,层层递进,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4、这首诗不用这种写法,而用“既见”一词,跨过一层,直接写女方与情人相见后的心情,而又把她未见情人前的心情隐现其中。这种语言上的跳跃,既精炼了语言,又扩大了语言的意蕴,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5、《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此后,历代学者评《关雎》皆“折衷于夫子”。《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其文、义、声、情俱佳,足为“国风”之始,《诗经》之冠。

6、在《诗经》的《风》诗中,爱情诗占有很大的分量。这说明对爱情的歌咏,是古往今来民歌中的重要主题。

7、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萋萋一作:凄凄)

8、自然,当我们处在与“在水一方”类似的境遇时,应当欣赏的是它的锐意追求,而不是它的悲观失望。这首诗以水、芦苇、霜、露等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清新又神秘的意境。早晨的薄雾笼罩着一切,晶莹的露珠已凝成冰霜。一位羞涩的少女缓缓而行。诗中水的意象正代表了女性,体现出女性的美,而薄薄的雾就像是少女蒙上的纱。她一会出现在水边,一会又出现在水之洲。寻找不到,急切而又无奈的心情正如蚂蚁爬一般痒,又如刀绞一般痛。就像我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感”,这种美感因距离变得朦胧,模糊,不清晰。主人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蒹葭、白露、伊人、秋水,越发显得难以捉摸,构成了一幅朦胧淡雅的水彩画。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真景的描写与赞叹,绘画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笼罩全篇。诗人抓住秋色独有的特征,不惜用浓墨重彩反复进行描绘、渲染深秋空寂悲凉的氛围,以抒写诗人怅然若失而又热烈企慕的心境。诗每章的头两句都是以秋景起兴,引出正文。它既点明了季节与时间,又渲染了蒹苍露白的凄清气氛,烘托了人物怅惘的心情,达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关情者景,自与情相为珀芥也。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触,荣悴之迎,互藏其宅”,《蒹葭》这首诗就是把暮秋特有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总之,《蒹葭》诗的丰富美感,不论是从欣赏的角度,还是从创作的角度,颇值得我们重视和予以认真探讨。▲

9、表达了作者绝望的心情。诗人上下求索,但是伊人虽然隐约可见却依然遥不可及。“溯洄”、“溯游”、“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象征着作者反覆的追寻后的绝望,体现了追寻的艰难和渺茫的希望。

10、诗中这位男子在河边听到鸟鸣,顺着鸟声走去,看到沙洲上有成双成对的鸠鸟,因而引起一种美好的联想──淑女是君子的佳偶。因此,诗的第一章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使他醒时梦时都思念着她。“求之不得”以下四句,总括地写出这种强烈激动的感情。但因为追求这个姑娘没有达到目的,所以“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第二章的八句,写这个男子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最后一章,进一步表达了这个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

1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2、作者:佚名(先秦)

13、特点:重章叠唱。

14、总的说来,《郑风·风雨》是一首以热恋中女子口吻写成的即景抒情的好诗,表现出了两千多年以前民歌作者运用语言的卓越技巧和智慧。清代学者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把情景交融看作是诗歌审美的重要标准之一,说:“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可知要使情与景二者“妙合无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15、“风雨凄凄”的天气,无疑会使孤身独处的热恋中的女子感到百无聊赖,最易引起她对情人的思念。而鸡声报时,更促使她如饥似渴地盼望情人早来相会。按常理讲,这样的天气,情人来相会的可能性要少一些。这更使她忧心如焚,心潮起伏,不能平静。可以想见:她这时的思念是多么的殷勤,期待又是多么的焦灼;也许她一会儿在倚门张望,一会儿在顿足骂天。

16、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7、其次,每章用反诘句来结尾,也很有味。女子在不佳的天气里意外地同情人相会,其狂欢极喜的心情,如果用实写的办法,直接地正面地去描摹它,即使用上一大堆形容词,恐怕也收不到好的效果。因为太实在的东西是不好写的,必要时就得化实为虚。

1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9、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20、蒹葭表达出了一种贤才难觅,情人难得的怅惘,乃至前途渺茫理想不能实现的失望心情。全诗流溢着抒情主人公对“伊人”的真诚向往、执著追求以及追寻不得的失望、惆怅心情。

2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2、虽说各章歌咏的内容基本相同,但不完全一样,下两章在一、二、四这三句之末调换了词,而词的调换,除了押韵的需要外,还为了深化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而抒情的深化,又是同改变写景方式密切联系的。所以这首诗的反复咏叹,也同样地显示出了它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重章之所以通过换词来描写景物的不同状况和恶劣程度,目的是为了烘托出诗中抒情女主人公在这恶劣天气下,思想感情的发展和变化。

23、如果把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就是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著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精神是可贵的,感情是真挚的,但结果是渺茫的,处境是可悲的。

24、《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

25、而《风雨》却达到了这一审美要求的高度,的确不失为千古绝唱。在两三千年前,我国的诗歌创作就取得了如此之高的艺术成就,这是值得我们后人珍惜、赞赏和发扬的。

26、“风雨凄凄,鸡鸣喈喈”,她思念情人,是心潮起伏;“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她思念情人,当然更是愁闷纠缠,抑郁如病了;“风雨如晦,鸡鸣不已”,她那种失望惶惑、丧魂落魄的神态,便可以想见了。“既见君子”之后,她变忧愁为欢乐,那种喜在眉梢笑在心头的神态,也可以想见了。由此可见,诗中描绘景物的不同情况,烘托出了女主人公层层深化的心里活动。这便是情景相生,而诗中的景语也就是情语,情语也就是景语了。

27、《诗经·风雨》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28、由于《郑风·风雨》的篇章结构,采用的是民歌常用的反复咏叹的形式,所以下两章与首章基本上是重复的,句法结构完全一样。这样的形式,有助于反复地抒发感情,使所表达的感情具有韵味深长,旋回舒扬之美。

29、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30、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1、再次,第三章中的“如晦”一词,准确无误地暗示了这首诗写的是白天的景象,女子的情思是在这白天的景象中产生的。所谓“如晦”,说明天气本来未晦,只是由于风雨交加,天色变暗,好象是“晦”了而已。玩味“如晦”一词,可见两千多年以前的民歌作者也是很会措辞的,这个词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32、然而这首诗最有价值意义、最令人共鸣的东西,不是抒情主人公的追求和失落,而是他所创造的“在水一方”可望难即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好诗都能创造意境。意境是一种格局、一种结构,它具有含容一切具备相似格局、类同结构的异质事物的性能。“在水一方”的结构是:追寻者——河水——伊人。由于诗中的“伊人”没有具体所指,而河水的意义又在于阻隔,所以凡世间一切因受阻而难以达到的种种追求,都可以在这里发生同构共振和同情共鸣。

33、此诗天机随触,用反诘句来表达,把女子心中的千言万语,化做一句简单朴实的话,就第三章说则是:既然见到了你,怎能叫我不欢喜。这不仅强调了女方心中洋溢着的喜悦的感情,而且提醒读者去想象她这时的喜悦达到了何等的程度,从而也就收到了语言的含蓄之美。

34、由此可见,前两句写的景,对后两句抒情做了有力的烘托;而后两句的抒情,是从前两句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中发生的。这情与景的融合无间,就隐然地展现出了一个思春的女子的生动形象。

35、比兴手法:诗歌运用了比兴手法,如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来比喻黑暗的社会现实,用“既见君子,云胡不喜”来比喻在黑暗中见到了希望。

36、全诗以当时的口头语、眼前景,抒心中情,朴质自然,不假雕琢,可谓即景会心,浑然天成。在这方面,也值得我们细心赏玩。例如“既见君子”一语,朴质无华,浅显通俗,完全是当时口语化的句子,但所包含的意思却不简单。

37、朝代:先秦

38、正在她懊丧之际,出乎意料,情人却冒着风雨,带着满脚的泥水,来到了她的身边。这怎么不使她忧如潮涌的心情转为平静而喜悦异常呢?然而,她这时的心情是平静的又是不平静的:满腹的忧愁是平静了,而巨大的喜悦又掀起了她心中欢乐的浪涛;也许此时此际她的睫毛沾着喜悦的泪花,而依偎在情人的怀中。

39、《蒹葭》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抒情诗,它抒写的是怀人之情,表达了诗人某种执著的追求。在艺术上它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堪称《诗经》中的佳作。

40、《风》诗中的爱情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它们风格多样:有的写得情急意切,如火如茶;有的写得缠绵悱恻,情敦意厚;有的写得轻松潇洒,雍容大方;有的写得哀情婉转,凄楚悲凉。从表现手法来看:有的运用比兴,婉转达意,含蓄蕴藉;有的运用赋体,直吐其情,大胆泼辣;有的通过细节描写,绘形绘神,展示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有的即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相生。

41、《郑风·风雨》每章的前二句即景,后二句抒情。但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达到了水乳不分的高度。全诗三章的大意基本相同,且说第一章。这章前二句所描绘的是一幅风雨交加,凄清寒凉,鸡声啼叫的景象。“风雨”是所见,“鸡鸣”是所闻,是从视觉与听觉两方去描写当时的景物的。短短两句,寥寥八字,却有丰满的内涵。更主要的,描绘出这幅凄清寂寞的景象,是为烘托诗中女主人公的抒情服务的。

42、“既见”一词用得很妙,它强调的是女方见到情人以后心情如何,而实际上却还反映出她见到情人以前的心情。本来在写景之后,紧接着是写在这种景象下她是如何如何地思念情人,再写她见到情人以后又是如何如何地高兴。但这种平铺直叙的写法,便会造成语言的冗长和呆板。

43、作者:佚名

44、重章叠句:全诗三章,每章十二句,每句四字,重章叠句,反复吟咏,具有一唱三叹的效果。

45、作用:在对风雨的反复描摹中,深化诗歌中暗淡、凄凉的意境,渲染气氛,强化喜悦的感情,突出主题。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