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唯美句子 > 屈原列传重点句子翻译考试

屈原列传重点句子翻译考试

时间:2024-09-24 12:49:30

1、二、动词做名词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译文:屈原痛心楚怀王听力不明,谄媚国君的人遮蔽了楚怀王的眼睛,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直的人不被昏君谗臣所容。

3、五、名词做动词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5、译:诚信却被怀疑,忠贞却被诽谤,能没有怨愤吗?

6、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7、楚诚能绝(于)齐。(省略句)

8、吴、蜀成梯峡之势以入楚,其势锐甚,一、二小国,不及中国之什一。而楚日以削,故此举先王之所爱而为邻邦忧也。

9、一、通假字

10、译:整个社会都污浊,我一人洁净;众人都昏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

11、此不知人之祸也。(判断句)

12、今义:不慌不忙,镇定自若

13、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4、-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15、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16、颜色:古义:脸色,气色(颜色憔悴)

17、今义:对事物进行描述

18、四、难句翻译

19、今义:色彩

20、译:(结果),军队遭挫败,国土被削割,失掉了六郡,自已客死在秦国,被天下人耻笑。

21、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译文:就其文字来看,不过是寻常事情,但是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列举的事物虽是眼前事物,但是表现的意思却很深远。

22、《屈原列传》特殊句式如下:

23、三、形容词做名词

24、在《屈原列传》中,作者司马迁对“离骚”一词作出自己的解释的句子是:

25、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离骚》的创作背景除了楚怀王听信谗言、不能明辨是非以外,还有:

2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是屈原列传高考常考名句。

27、三、句式归纳

28、重点句子如下:

29、被通披 常通长泥通涅志通记

30、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31、人又谁能以身人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译文:一个人,谁又能用洁净的身体,去受浑浊脏物的污染呢?7、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32、谗:因谗之曰(讲坏话)

33、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作《离骚》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怨生”,也就是心中有怨气,而导致屈原有怨气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屈原:

34、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35、一、形容词做动词

36、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判断句)

37、译文:阐明道德的广大崇高,治乱的条理,没有不完全表现出来的。

38、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9、此不知人之祸也。

40、二、古今异义的词

41、明于治乱,娴于辞令(状语后置)

4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43、词类活用归纳如下:

44、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邪正之曲,举足轻重,泾渭分明,不为利诱,不受威胁,以去就而明耦。

45、答案:“离骚”者,犹离忧也。

46、是《离骚》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慨和思考,认为人生如初见,一切都是新鲜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事情,感受到生命的无常和变化,因此会有秋风悲画扇的感觉。

47、祖: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继承)

48、《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其中的被动句有:

49、-方正之不容也。

50、这句话强调时间的无情流逝和事物的无常变化,是屈原列传中最经典的名句之一。

51、宾语前置句

5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被动句)

53、身客死于秦:名词作状语,象客那样。一说,以客的身份。

54、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55、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译文:秦惠王把这件事当作了忧患,于是就派张仪假装离开秦国,拿着丰厚的礼物送给楚国作为信物,表示愿意侍奉楚王。

56、译:他爱护国君、振兴楚国而一反楚国衰弱局面的意愿,在《离骚》这篇诗歌中再三表露出来。

57、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58、这一句常被用于描述人生和自然界的变迁,也表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怀有的追求美好和不放弃努力的情感。

59、-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60、-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61、答案:“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62、听: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听取的意见)

63、形容:古义:形体,容颜(形容枯槁)

64、反复:古义:反,覆转;复,恢复

65、状语后置句

66、反通返离通罹见通现指通旨濯通浊

67、-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68、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69、译:(他)学识渊博,记忆力强,对治理国家的道理很精通,对外交辞令非常熟悉。

70、明:明道德之广崇(阐明)

71、译文:(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很强,对国家治乱的道理明晓,对外交辞令娴熟。

72、绌通黜内通纳从通纵质通贽反通返

73、还有译文

74、译文:然而都效法屈原的说话得体,善于应酬的文辞,但始终没有人敢于直谏。

75、邪曲:邪曲之害公也(邪恶的小人)

76、今义:颠来倒去

77、句式归纳如下:

78、方正:方正之不容也(端方正直的人)

79、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80、日:其后楚日以削(名作状,一天天地)

81、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偏在“治”,一说“乱”反训作“治”,“治乱”连文同义)

82、虎狼:秦,虎狼之国,不可信(象虎狼那样)

83、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84、今义:无理狡辩

85、-是以见放。

86、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87、诡辩:古义:谎言,欺诈的言论

88、蝉:蝉蜕于浊秽(象蝉蜕壳那样)

89、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说短处,诋毁。

90、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人生的思考,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一切,不要轻易放弃,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91、明道德之广崇:形容词活用作动词,阐明。

92、答案:“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93、蝉蜕于浊秽:蝉,名词作状语,像蝉那样;浊秽: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污浊环境。

94、从容: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95、四、名词做状语

96、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97、楚诚能绝(于)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