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拼音】:jīwēizhìzhù
3、厚积:指大量地、长时间的充分积蓄;薄发:薄,是同“厚”形成对照,在一定观读量,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客观,准确的发表和传授给别人。
4、福娃虎虎,帽子上有个东北虎,蓄势待发,有称王称霸的勇气,象征运动员虎虎有生气。
5、“博观约取,厚积薄发”整体上体现出一种谦虚,博学,慎取,精授的态度和思想,教育人们博览好学,在独立的判断力的基础上去其糟粕,精取,微取;以此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再以此为基础,方可授教他人,不致于道听途说误人子弟。
6、【出处】:《荀子·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7、释义:做什么事情都要任重而道远,就像冬天里展现松柏。
8、所以,陈吉生著述中呈显出“史料丰富”、“厚积薄发”、“言必有据”、“考证周详”、“行文朴实”、“议论精简”等方面的文风特点。——陈吉生教授撰《试论壮族著名史学家黄现璠对20世纪中国“新史学”实践与建设的贡献》
9、经过一个月的紧张准备,城墙防御和制高点进攻策略臻于完美,士兵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呈蓄势待发之势。
10、【成语】:积善成德
11、释义: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
1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13、答:蓄指积蓄、储备。蓄势待发的意思是:积蓄、储备能量、能力,待机而发,随时准备展示、发力。例:田径运动员、亚洲飞苏炳添已经站在了百米起跑线上,马步半蹲,双臂后扬,身体前倾,两眼累时前方赛道,蓄势待发。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5、【拼音】:jīshànchéngdé
16、形容“沉默了很久一下爆发出来成功了”的成语有厚积薄发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17、【解释】: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18、积少成多,成年累月,积微成著,积羽沉舟,积铢累寸,聚少成多,跬步千里;
19、出自《三国演义》,龙非池中之物,趁雷欲上九霄,蓄势待发……意思是有一段是刘备在刘表那,被蔡瑁陷害。蔡瑁写了一句诗: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原意是指半蹲着的人随时准备站起来冲出去。
20、【解释】:微:细微;著:显著。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著。
21、【成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2、发令枪响,苏炳添甩掉众人,一马绝尘,抢先撞线。
23、释义:要看到更加远的地方,就要积累经验再上一层楼。
24、为善如筑台,成功由积累。——陆游
25、使用成语:厚积薄发
26、有些人读书不懂“约取”之道,或如“布袋”,取粗去精;或如“沙漏”,不留痕迹;或如“海绵”,不加分析而一概吸收。如此阅读,效果可想而知。我们读书应当像宝石矿的工人那样,辨明瑕玉,甩掉“矿渣”,只取宝石。
27、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陆游
28、释义: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积累实践和锻炼提升所学习得到的成果收获,不也是快乐的事吗?
29、爱因斯坦在谈到读书时有段很精辟的话:“在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也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并将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无疑,这是基于切身体悟的真知灼见,发人深思,堪资借鉴。
30、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失败是成功之母
31、动须相应
32、小人长戚戚,洛阳园苑尤纷拏,冬岭秀寒松,任重而道远。——孔子《论语》
33、唐代韩愈,在《原道》中批评有些人读书作文,“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王安石提倡:读书要“深思而慎取”。清代精于读书之道的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解释杜甫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时说:“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34、【解释】:善:善行,好事;德:高尚的品德。长期行善,就会形成一种高尚的品德。
3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36、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7、历观中外读书经验,如果说博览群书重要,那么慎取、精取则更重要。有些书,即使是佳作,也往往并非字字珠玑,句句真理,而是玉瑕共存,精粗混杂。因此,不能对其不加分析,兼收并蓄,必须认真思考,分清优劣,去粗取精,弃伪存真。越是博览,越须慎取精取。否则,不加分析,盲目滥取,那就变成了“尽信书,不如无书”,轻则无益,重则有害了。
38、[拼音]
39、【成语】:积微致著
40、释义:作者设问:这“半亩方塘”为什么这么清澈呢?并自答:因为这源头活水不断地补充进来,才使得它这么清澈。
41、释义:为人善良就像在搭建筑,一步一步垒起来,成功也是一样一点一点积累。
42、形容多年的沉淀积累没有白废,终于等來了蓄势爆发的时刻,如同闪过的一道光芒,使人刮目相看惊叹不已。都说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一点不假,你不努力沒有上进心,怨命运对你不公,却不想自己付出多少,人生几何,哪有随随便便的成功。
43、物极必反【拼音】:wùjíbìfǎn【释义】:极:顶点;反:向反面转化。
44、厚积:指大量地、充分地积蓄;薄发:指少量地、慢慢地放出。多多积蓄,慢慢放出。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45、[例句]
46、【出处】:《荀子·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者箸,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晋·葛洪《抱朴子·疾谬》:“积微致著,累浅成深,鸿羽所以沉龙舟,群轻所以折劲轴,寸飚所以燔百寻之室,蠹蝎所以仆连抱之木也。”
47、【出处】:宋·苏轼《送张琥》:“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48、“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句
49、博观:指大量的看书,多多阅读,了解事物;约取:指少量的慢慢的拿出来。
5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51、厚积薄发
52、[hòujībófā]
5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54、hòujībófā
55、【拼音】:hòujībófā
56、用一句成語就會以[日積月累]來形容。知識是從小到大[日積月累]才見得到成果,經驗也是從[日積月累]總結出來的,財富亦都是由[日積月累]而來,健康也是從平日生活[日積月累]而得到。個人認為用[日積月累]回應這個問答最適合不過了!
57、要做到博观精取,首先要能识精。这就要对所观之书熟读精思,反复玩味,慧眼识珠,知其精义。宋代朱熹的“剥皮、去肉、见髓”之法,颇有见地。他说:书之精华,“犹如数重物色包裹里许”,须要一重重剥开,“去其皮,见其肉;去其肉,见其骨;去其骨,见其髓。”明白了“皮、肉、骨、髓”之所在,方能心中有数,取其精髓。否则,盲目滥取,也就难得其精了。
5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论语》
59、[释义]
60、【成语】:厚积薄发
61、真正有学识的人,是积累了知识精粹的人。古今学界有识之士,治学都很注重“博观而约取”。观而有选,取而有择,有的放矢,唯真是取。
62、这里,笔者记起英国文学家柯尔律治的读书四喻。他说:有的人“像滤豆浆的布袋,豆浆都流了,留下的是豆渣”;有的人“好像是计时的沙漏,注进水,流出来,到头来一点疤痕也没留下”;有的人“像海绵什么都吸收,挤一挤,流出来的东西原封不动,甚至还弄脏了些”;还有的人“像是宝石矿床的苦工,把矿渣甩在一边,只捡纯净宝石”。此喻形象贴切,给人启迪。
63、释义:相比勉强学习,所有事业的成功都在于积累。
64、此题,出自苏轼关于读书作文的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以笔者的理解,这里的“约取”,不单指少取,主要是指慎取、精取,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5、事物发展到极点,会向相反方向转化。【出处】:《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鹖冠子·环流》:“物极则反,命曰环流。”【例句】:“~”,错误成了堆,光明就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