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网站首页 > 唯美句子 > 高考语文惊艳句子【173句精选】

高考语文惊艳句子【173句精选】

时间:2024-08-29 13:37:33

1、【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2、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4、【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

5、-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6、《虞美人》

7、【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如今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8、以上是三首常见的古诗,以它们为例,可以看出表现的主题十分简单贴近自然,也适合高考对语文基础不太扎实的同学。

9、④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中,“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è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10、【经略使】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

1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2、①序数纪日法。如《项脊轩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三五”指农历十五日。

13、【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1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15、【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16、【太牢、少牢】古代帝王祭祀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

17、1.《劝学》

18、《师说》

19、《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21、②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22、【大将军】先秦、两汉时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后废除。

23、【死】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①“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②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③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24、③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朏(fěi)、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2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6、以下是2024年高考语文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汇总:

27、②干支纪日法。如《崤之战》:“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

28、【太师】指两种官职。其一,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其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太师是太子太师的简称,后来逐渐成为虚衔。

29、-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0、③时节纪月法。如《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农历十月。

31、【纪月法】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3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33、【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秦汉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作“南面”,称臣叫作“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34、【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主要负责接受表奏及向中书门下传达帝命;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家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

35、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6、-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3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8、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39、-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0、【朝仪】古代帝王临朝的典礼。按规定:天子面向南,群臣面向北。

41、四、天文历法

42、《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3、【揖让】一指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一指让位于贤,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的人。

44、《静夜思》——李白

45、-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6、【朝聘】古代宾礼之一。为诸侯定期朝见天子的礼制。诸侯朝见天子有三种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见天子称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见天子为“大聘”,每隔五年亲自朝见天子为“朝”。

47、【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48、-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9、以下是一些最新高考语文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汇总,供您参考:

50、【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51、【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

52、④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5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54、【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55、早立鸿鹄壮志,成就精彩人生

56、这首诗写的很豪迈,从对三国赤壁之战的缅怀,到现实生活中,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满,转化的非常好,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这首诗难都难在,很多字的书写都很麻烦,学生在书写过程中,非常容易出错。

57、看到这里,我不由得心潮澎湃。从这些伟人名士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理想,那就是成为一名造福社会的杰出人才。我也恍然间明白了扬雄之喻的含义,拉开“修身”之弓,插上“矫思”之箭,对着“立义”的靶子,用力发射,一发即中,理想就是这样实现的。

58、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59、-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60、【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逐渐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

61、《过秦论》

62、【纪时法】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两种:

63、【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64、《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

65、《离骚》

66、【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考中者均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67、【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68、【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

69、一、官职名

70、-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71、-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72、【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是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承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73、【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74、-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75、-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7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7、《阿房宫赋》

78、你好!以下是几首高考可能会考到的较为常见的古诗:

79、【长揖】古代一种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80、②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等。

81、《念奴娇·赤壁怀古》

82、【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独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斋戒”。“斋”又称“致斋”,致斋三日,宿于内室,要求“五思”(思其居处、笑语、志意、所乐、所嗜),这主要是为了使思想集中、统一。“戒”又称“散斋”,散斋七日,宿于外室,停止参加一切活动,也不参加哀吊丧礼,以防“失正”“散思”。古人斋戒时忌荤,但并非忌食鱼、肉等食品,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气的食物如葱、蒜等,这主要是为了防止祭祀时口中发出臭气,对神灵、祖先有所亵渎。

83、②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庾信《<哀江南赋>序》:“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大盗移国,金陵瓦解。”“建亥”即农历十月。

84、【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85、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的教学内容都是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院。

86、【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87、第二首:行路难,李白的诗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很高,这首行路难就是经常考的,也是高三考生必须要默写的。

88、【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贴于脚跟。为了表示对人尊重,坐法颇有讲究:“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尽后”是尽量让身体坐后一点,以表谦恭;“尽前”是尽量把身体往前挪,以免饮食污染座席而对人不敬。

89、【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90、-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91、三、教育科举

92、【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

93、【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东林人士被称为“东林”。

94、《登高》——王之涣

95、-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96、《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

97、低头沉思,作为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青年,处于蒸蒸日上的祖国建设的关键时期,我相信自己会不断“修身”“矫思”,为民“立义”,让自己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让国家有前途,让民族有希望。这样的理想也必将会让我的人生精彩无限。

98、《锦瑟》

9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00、-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101、《蜀道难》

102、【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

103、【上卿】周代官制,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104、《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105、【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全国政务的人。也称相国,简称“相”。

10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07、③干支纪年法。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1911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108、第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苏轼的经典作品,这首词是经常在高考中考到的,全篇一共在100字左右,字数不少。

109、-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110、二、礼仪

111、【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冠礼在宗庙中进行,由父亲主持,并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冠礼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后加缁布冠、皮弁、爵弁,分别表示拥有治人、为国出力、参加祭祀的权利。加冠后,由贵宾向冠者宣读祝辞,并给起一个与俊士德行相当的美“字”,使他成为受人尊敬的贵族成员。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但体未及壮,还比较年少,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112、【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

113、为了心中的鸿鹄壮志,我们首先要“修身”“矫思”。正如扬雄早年喜好静默沉思,不愿与人争论,尽管家境贫寒,连口余粮都没有,但他不羡慕荣华富贵,不担忧贫穷低贱,清心寡欲,致力于学问,非圣贤之书不读,善于“吾日三省吾身”,最终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被后世称为“汉代孔子”。修养身心,淡泊名利,专心于自己热爱的事情,这是实现理想所必须的条件。

114、【三牲】一指古代用于祭祀的牛、羊、猪,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一指夏、商、周三代所用牺牲的总称。

115、【参知政事】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116、【纪日法】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17、翻开厚重的历史典籍,我们看到了一位位名人志士那追梦圆梦的精彩人生。杜甫晚年颠沛流离,仍然有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宋应星走遍大江南北,为“贵五谷而贱金玉”编撰《天工开物》;走出韶关时,就怀抱凌云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还是一名少年读书郎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那就是造福天下。

118、【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当代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119、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具体的默写内容可能因地区和教材版本而有所不同。在备考过程中,建议你根据当地的考试大纲和教材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同时,多读多背多写,加强对名句名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120、【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121、【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礼节之隆重。旧时书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122、【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的范围。

12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124、【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

125、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围城,茶花女,红与黑,百年孤独,飘,平凡世界,悲惨世界,共十部,这些书籍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社会和人性的奥秘,为未来的成长道路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126、①序数纪月法。如《<指南录>后序》“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

127、①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128、【家祭】古人在家庙内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的礼仪。唐代即有专人制订家祭礼仪,相沿施行。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29、【虚左】古代乘车是以左边的位子为尊的,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表示对宾客的尊敬。《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足见信陵君对侯生的尊敬。

130、【科举】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隋文帝时仅有策问,隋炀帝时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等。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等。

13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13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33、【童生试】明清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官办的府、州、县学学习。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134、-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135、【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136、【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送别。

13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38、-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39、【牺牲】古代祭祀用的牲畜,色纯为“牺”,体全为“牲”。

140、【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脚跟,以示庄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141、《琵琶行》

142、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的身体和心智也日渐成熟,开始踏上了追求理想之路。于是问题也随之而来,我们的理想究竟是什么?又该怎样去实现它?汉代思想家扬雄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莫而后发,发必中矣。”他指出“修身”“矫思”和“立义”与成就理想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4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144、《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45、【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146、【序】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

147、“修身”“矫思”可以让人加强修养,端正思想,然而“立义”尤为重要。一个人如果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生秉持清莲般高洁的品质固然很好,但如果在邪恶势力当道时,不能挺身而出,弘扬正义,却明哲保身,退隐山林,置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苍生于不顾,这能说他的理想高远宏大吗?

148、-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49、①天色纪时法。古人最初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昃、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150、【庠】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学校。《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51、《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52、【爵】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153、【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15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5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156、全诗一共有84个字,这首诗其中每一句都经常考到,整首诗气势磅礴,表达了身为诗人的积极向上,有很多哲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会受到出题人的喜爱,其中也有非常多容易出错的字。

157、-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158、-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159、-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16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61、【拱】古代一种相见礼,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

16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63、【及第】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指中进士。

164、《赤壁赋》

165、【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166、【节度使】中国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境内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

167、《登高》

168、-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169、【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拔人才,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东汉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170、《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17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17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73、古天色纪时、地支纪时与现代纪时的对应关系表